姬昌的一番話讓周圍的人都紛紛誇讚了起來。
“主公有此仁道,乃是吾等之福,百姓之福啊!”
“這正是君正臣賢,士民皆同樂啊!”
“我們這西岐之地勝似仙境!”
眾人一陣吹捧之下,侍從們也開始了準備宴會的食物。
就在這時,一陣聲音從遠處傳來。
“憶昔成湯掃桀時,十一徵兮自葛始。堂堂正大應天人,義旗一舉民安止。.......孤釣不如天地寬,白頭俯仰天地老。”
這一首漁人歌讓姬昌有些驚訝,這其中蘊含的意思可不簡單,這些漁人當中肯定有高人!
於是他轉身向身邊的人說道:“快!去將那些漁人請來!”
等屬下將那些漁人都請來之後,姬昌迫不及待地說道:“各位當中有賢人,還請出來一見!”
那些漁人互相對視了一眼,然後對著姬昌跪下說道:“大人,吾等都是閒人啊!”
姬昌身邊一名叫做辛甲的人問道:“都是賢人?這是為何?”
他都感覺自己有些懵,現在賢人有這麼不值錢嗎?這些漁人都是賢人?
其中一名漁人說道:“我等每日除了捕魚之外無事,可不就是閒人嗎?”
姬昌這才聽出了他們雙方說的賢不是同一個字,哈哈大笑道:“我剛剛聽你們的歌中寓意十足,似乎蘊含著大道理,必定有賢者在其中。”
漁人們也明白了姬昌的意思,連忙說道:“大人,此歌非我們所創,距離此處三十里地有一條溪流,有一老人經常在溪流旁邊釣魚,這歌乃是那名老者所作,只是我們聽慣了,自然也就會唱了。”
姬昌這才點了點頭,“既然如此,各位請回吧。”
在送走了漁人之後,姬昌還在回味歌中的意思,心中如同貓抓了一樣癢。
這首歌當中寫了代表著堯王訪舜之事,短短几句話就將這個故事的精髓托出,此人絕對不簡單。
等他們再往前遊玩了一段路程,又聽見了一群樵夫唱歌:“鳳飛乏兮麟非無,但嗟治世有隆汙.....王侯富貴斜暉下,仰天一笑俟明君。”
姬昌仔細品味了一番,發現這首歌的意境相比之前只高不低,透露了一種滿腹經綸卻懷才不遇的感覺,讓他心中一驚。
“前方眾人且慢,還請賢人出來相見!”
那些樵夫看見一支軍隊出現在自己面前,立刻嚇得連背上的柴料都丟在了地上,連忙行禮。
只是姬昌的話讓他們有些不明白,小心翼翼地說道:“賢人?我們這裡沒有賢人啊!”
姬昌有些好奇地問道:“你們剛剛唱的詩是何人所作?”
樵夫們不敢隱瞞,連忙說道:“此歌非我們所作,前邊十里地名蟠溪,其中有一老者,每日在那垂釣。”
“小民等人每次打柴回來的時候,會在蟠溪之地歇息,早晚聽著老者唱歌,漸漸地就聽得熟了。不知大王駕臨,有失迴避,乃小民之罪也。”
姬昌心中有些失落,若是在平常他可能還會安撫一下這些樵夫,但是現在他沒了心情,擺了擺手說道:“既然沒有賢者,那你們都退下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