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知故問,還是另有他意?
一時間戲志才陷入沉思。
劉宏則靜靜的看著戲志才,沒有催促,問策,這是他給戲志才的一個機會,也是考驗,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,之前他們是好友,可以隨意抒發心中志向。
如今自己成為天子考慮問題自然要有所改變,掌握權力只是開始,劉宏的目標是一個更大的天下。
片刻之後,戲志才睜開雙眼,沉聲道:“陛下,庶人以為,眼下要緊之事,當有兩條。”
“哪兩條?”
“一是造勢,讓天下百姓士人都知道陛下賢德愛民以及決心重用士人之心,只有這樣,才會讓朝中和宮中那些人有所忌憚和選擇,陛下也可以趁機收攏一批人才為自己所用。”
“嗯,還有呢!”
“還有.....就是西羌問題。”
“哦?西羌?”
“不錯......想必陛下也知道,近些年來,西羌眾多部族時常作亂,這些年來耗費甚巨,以至於國庫空虛,無力增強北地防禦,這才給了北方鮮卑匈奴等部崛起的機會,再者...”
說道下面,戲志才發覺了一絲不妥,沒有在說下去。
劉宏卻是不以為然,“再者就是,先帝用人不察,對西羌問題舉棋不定,以至於羌民不穩,大漢也深陷此泥潭中!”
“正是如此!”
此時的文人士子,大漢還是充滿敬畏的認同的,縱使是戲志才這種生性灑脫不拘一格之人,也是不敢輕易議論皇帝的是非,更何況還是當著天子的面前。
“嗯,不知志才可有何妙策?”
“分化蠶食,只有將西羌徹底併入大漢,將羌民變成漢民,如此方可一勞永逸!”
“哦?如何分化蠶食?”
“當下要務就是,陛下應該派一位名儒大士任金城太守,對那些歸附的羌族頭人許以爵位然後讓他們遷居內城。
畢竟羌地苦寒,那些羌民頭領一旦遷居內城,享受了城市的繁華生活之後,必然不願再回到那種地方。
一旦他們遠離自己的部眾時間過久,那麼他們對於部眾的掌控力也就消失掉了,如此安撫教化那些羌民也就容易許多....”
“志才此策甚妙!!”
對於戲志才的方法,劉宏還是比較認可的,無論是剿滅還是招撫,都不能徹底解決問題。
因為民族習性還是士人的偏見,都讓羌民成為了一個不穩定因素,只有讓他們徹底融合進來,成為大漢的子民,才能一勞永逸。
雖然西羌不是眼下最緊要的事情,但是該有的戰略眼光還是要有的。
就如諸葛亮的隆中對,劉備當初不過只有一個小小的縣城,而諸葛亮卻為他謀劃出了天分天下的格局,單憑這份長遠的戰略眼光,就足以證明其能力了。
“陛下,此策雖好,然耗時日久,便是三五年內也難見成效!”
“時間嘛!志才難道覺得咱們會缺時間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