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爹呢?”
“爹他去了村口,您回來沒瞧見他?”這段時間她丈夫去服徭役了,小叔去了縣裡幹活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。
“你爹這人,天天都得往村口跑幾趟,村裡蓋個私塾,他比自家蓋房還上心。”劉大娘嘀咕。
劉大嫂笑,“那不能。”
村口在建私塾,這私塾是他們榆樹村和幾個村子聯合起來一起建設的,官府答應出一半的錢。
他們榆樹村因為地理位置好,私塾的選址就選在他們村村口。
這事一定下,他們幾個村的村長以及有威望的老人一起開過會,約定了他們幾個村的每家每戶,有錢出錢,有力出力,一起努力將私塾建立起來。
村裡像她公公這樣的老人,每天都要去村口溜達溜達,順便搭把手,幫點小忙什麼的。
“你小妹呢?”
“在屋裡呢,她可能有點不舒服。”
“我進去看看。”劉大娘提著籃子沒進她和老頭子的那間屋,而是去了邊上的小屋。她早就惦記著了,這回去趕集,也是給閨女買東西為主。
“娘——”劉大妮正在屋裡躺著,肚子隱隱的不舒服,見她娘進來連忙喚了一聲。
“還是很不舒服嗎?”
“有點。”
“那一會我給你熬一碗薑湯喝。”劉大娘說著,就去翻籃子,“我剛去了鎮上遼東商會的糧油雜貨店買了一方紙回來,喏,你拿去墊一墊。”
劉大妮臉一紅,接過了。
近來,遼東郡那邊的造紙坊弄出來兩種紙,一種是黃褐色的廁紙。
廁紙不貴,一文錢一捆,厚厚的,切成四四方方的,一家三口省著點用,能用一個月了。她覺得比側籌好用多了。
另外一種比廁紙質量好一點的刀紙,顏色偏綠。她聽說,這種綠刀紙是專門為女性癸水研發的。
劉大妮側著身子,取了一張厚厚的刀紙,往月事帶裡塞。
劉大娘忍不住唸叨,“你算是趕上了好時候,以前我們都是往裡塞草木灰。偏你大伯孃說草木灰不乾淨不衛生,讓我給你買綠刀紙。”
也就是呂大人上任後,他們這些老百姓掙錢的機會多了起來,不時有生錢進手,他們才捨得這樣花錢。
劉大妮心想,她喜歡現在的日子。